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简报
湖北国防科技工业简报2016年第3期(总第43期)
来源:秘书处发布时间:2016-03-15阅读次数:
省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举行工作会谈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12日,湖北省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北京签署关于推动湖北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湖北省省长王国生与工信部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许达哲进行工作会谈,并参加签约仪式。湖北省副省长许克振、省政府秘书长王祥喜、副秘书长贺盛有、省国防科工办主任张忠凯,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张克俭、徐占斌,总工程师龙红山参加会议和签约。
王国生代表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国家国防科工局长期以来对湖北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湖北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在工作机制和举措上作了一些探索,收获了一定的效益,我们将发挥“三军大省”优势,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抓住“十三五”发展机遇期,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国防科工局的对接,积极抓好战略协议各项内容的落实,切实形成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加快推动湖北先进制造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希望国家国防科工局对湖北军工企业发展、军工科研单位改革等继续给予支持。
许克振副省长在会谈中表示,“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国防科工局的大力支持下,湖北国防科技工业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湖北贡献,“十三五”期间,湖北将结合自身优势,重点推进商业航天领域、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北斗产业领域的发展,希望国家国防科工局在规划布局和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上给予重点扶持。
许达哲表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装备制造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的必然要求。国家国防科工局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建立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目标,正在深入研究拟制一系列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军品科研生产体系。湖北是重要的军工大省,在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行业都具备很强的创新、研发和制造能力。希望双方充分挖掘军民融合潜力,进一步加强协调对接,密切结合湖北比较优势,积极推动重点领域军民融合产业化发展,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
会谈后,湖北省副省长许克振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徐占斌代表双方,签署了《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湖北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加强军地资源协同,共同推进湖北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省国防科工办邀驻点镇村干部共商精准扶贫
3月2日,省国防科工邀请精准扶贫驻点地嘉鱼县新街镇和港东村镇村两级干部参加办党委(扩大)会议,共商精准扶贫(第六轮“三万”活动)推进工作。
办党委书记、主任张忠凯代表办党委对镇村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他们给予驻村工作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会议听取了办驻村工作队精准扶贫前段工作情况的汇报,对2016年驻村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对拟实施的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等产业帮扶项目进行了充分讨论。办党委认真吸纳驻点地镇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从市场前景、预期收益、潜在风险和贫困户参与积极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达成项目实施的共识,并进一步明确了项目推进的资金投入和具体推进措施。
会议强调,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办党委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精准扶贫总体要求,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方针,紧密依靠驻点地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找准工作定位,不越权、不推责,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任务,合力打赢扶贫攻坚战。
会议要求,办驻村工作队要再接再厉,在思想认识上要讲政治、在工作方法上要讲大局、对待贫困群众要讲感情;要在产业帮扶项目的实施中扮演好督促者和督办者的角色,精心组织好项目的推进,控制好项目的潜在风险,注重项目实施的效果;要严格规范扶贫资金的使用,在精准到户上要开拓思路,多想办法,真正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使产业项目产生的效益更好地惠及贫困户,助推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信息荟粹】
▲3月11日,省国防科工办组织召开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工作座谈会,并就下一步推进全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工作作了初步安排。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空军预警学院等11家军地院校参加了会议。会上,武汉大学介绍了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情况,雷达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作了交流发言,参会院校针对发挥各自专业特色与优势参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工作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并对组建新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了深入探讨。(军民产业结合处)
▲3月7日,由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自行研制生产的A2C-L超轻型飞机02、03架机正式获得特许飞行证,于3月11日圆满完成出厂试飞,标志着该型飞机在取得市场“通行证”以来首次实现交付用户,正式投入通航运营市场,为A2C系列飞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梅春艳)
▲近日,中国航天三江集团万山公司入选“2015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成为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崔冬娜)
▲3月2日,中国航天三江集团险峰公司下属楚航公司成功中标武汉市东西湖水务局李家墩泵站水雨情测报系统项目。(张玉莲)
▲近日,七〇九所研发生产的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顺利通过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的技术鉴定,取得风电发电机组部件认证证书。(陈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