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简报
湖北国防科技工业简报2015年第7期(总第34期)
来源:秘书处发布时间:2015-07-24阅读次数:
省政协主席杨松到襄阳专题调研军民融合发展
7月7日至8日,省政协主席杨松在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君正、代市长秦军、市政协主席万桃元、市委秘书长岳兴平陪同下到襄阳开展促进军民融合发展专题调研。
杨松先后调研了航宇、江山重工、航天42所、新兴重工3611公司、中航精机等5家企业,对驻襄军工的军民融合发展留下深刻印象,并听取了秦军关于襄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军民融合发展情况汇报以及航宇、江山重工等8家企业的发言。杨松对该市军民融合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思想解放、经济发展规划、搭建平台、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希望。
秦军代表襄阳市委、市政府表示,该市将继续解决涉军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支持军转民和民参军;对杨主席提出的希望逐个落实;从安全气囊、热气球、婴幼儿用品、冲锋衣等4个具体项目入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把军民融合产业建设成为我市战略支柱性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极。
省政协、省委政研室、省国防科工办等部门领导,襄阳市委政研室、市经信委、市国防科工办主要负责人参加调研。
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开建
助力我省建成海工装备第四极
6月28日,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开建暨湖北国际海工装备技术论坛在汉举行,吹响我省进军海工装备高端研发的号角。
海工装备研究院由武船集团、武汉船用机械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船重工第七一九所、谢克斯特(天津)海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联手组建。研究院位于光谷未来科技城,占地419亩,总投资20亿元,一期计划于2017年底完工,二期计划于2020年底完工。
研究院将从事世界顶级水平的大型海工装备、海工高技术船舶、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装备及海工通用配套设备等产品研发,并可提供设计、项目管理等总承包服务。未来该院将形成1500人以上的研发团队,力争建成国家级海工装备研发创新大本营。
副省长许克振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海工装备大有作为的黄金期。目前,我国海工装备本土化率不足30%,市场空间广阔。我省发展海工装备产业,要抢抓机遇,从“大基地、大创新、大集群、大市场、大平台”等方面着手,大幅提升我省海工装备实力。力争把我省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建成我国海工装备第四极。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开幕
7月16日,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开幕式暨军民融合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展览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首次举办军民融合主题展览,也是全部军工集团公司首次以集团整体形象对外展示。近千项具有代表性的军转民重大成果和产品在本届展会集中亮相。省国防科工办主任张忠凯在会上作了题为《聚焦重点领域,着力协同创新,加快推进湖北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交流发言。
此次展览参展项目涵盖民用核能、民用航天、民用航空、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等多 个产业,突出了各军工行业的特色优势。“华龙一号”、高分二号卫星、新舟60系列飞机等创新技术和品牌产品在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集中展示,民用飞机、 无人机、特种车辆、大型装备等各种实物在室外展区向公众展示。同时,部分民口单位、民营企业为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配套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也同台亮相。
此次展览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各军工集团公司协办,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承办。
【信息荟粹】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激励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推进全省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创新发展中奋发进取、建功立业,省国防科工办党委决定,对701所第二党总支电磁兼容性研究室党支部等2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国防科工办机关第一支部等4个红旗党支部,胡洋、曾彬等55名优秀共产党员,丁峰、郭慧等3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予以表彰。
▲在湖北省质量协会召开第34次代表会,中国航天三江集团万峰公司申报的创新课题《提高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单点剪切强度》从众多成果中脱颖而出,被省质量协会推荐为2015年度“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多年来,万峰公司QC小组先后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9项,15项QC成果获得“国优”,本次也是该公司QC小组第十次获得“国优”。该公司此次同时申报的一项攻关型课题获得“湖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刘双群)
▲近日,在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主办的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最美地质队员”评选活动中,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王时忠同志经过层层评比,荣获“全国最美地质队员”称号。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共有102人获此殊荣,而湖北省仅有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