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湖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船舶工业

警惕热钱涌入化学品船订造市场

来源:船舶处发布时间:2014-09-05阅读次数:

 

2008年之前的航运景气时期,曾有许多化学品船新订单出现。然而,随后到来的经济危机使不少船东被迫退出市场,或者缩小了船队规模。如今,这一市场开始出现了回暖迹象:一方面,化学品船运输市场开始出现上扬的走势;另一方面,船价触底以及航运公司新旧运力更替,引发了化学品船订造热潮。从2012年开始,大型航运公司纷纷向中韩船厂订造新船,日本船东、货主向本国船厂订购新船的案例也屡见报端。就市场变化来看,传统的化学品船运营商目前已开始探讨重新扩充船队的事宜,预计未来将会有船东和航运公司逐步回归市场。然而,这也让人警惕:新一波化学品船订造热的背后,是否隐藏着热钱的背影?

接单火爆

自去年以来,在化学品船市场预期明朗的背景下,化学品船贸易逐渐增加。再加上日元汇率的调整,以及船东对经济、环保船舶的需求高涨,以建造化学品船为主的日本船厂逐步恢复接单,其中已明确的1万载重吨以上的化学品船订单就达40艘。持续下跌的船价也随着订单的增加而开始反弹,与2012年年末的船价水平相比,不锈钢规格的化学品船船价的涨幅超过了10%

在接单方面表现最积极的是北日本造船:去年年初,该公司获得了欧洲船东多艘1.995万载重吨化学品船订单,以此为契机,该公司此后又获得了Navigator公司和欧洲船东的多笔订单,年接单量已达20艘以上。

成为日本化学品船贸易分水岭的则是美国MT Maritime向新来岛船坞订造的22.2万载重吨化学品船。此后,日本船厂获得的海外船东订单急速增加。去年夏天之后,以建造化学品船为主的福冈造船和臼杵造船连续接获多笔1.9万载重吨化学品船订单。

在船市低潮期,化学品船订单枯竭的日本造船厂一直以承接LPG(液化石油气)船、散货船和内河运输船来弥补订单的不足。不过,由于去年开始陆续承接化学品船订单,不少船厂的生产计划已排至2016~2017年年末。而之前因订单荒而放缓生产节奏的船厂也开始逐步恢复原有的节奏。还有部分船厂已经制定了方针,计划从明年开始将生产能力恢复至雷曼冲击前的水平。

不仅如此,日本一些主要的化学品船建造厂已经将接单目标转向了远期交付对象。去年以来,在日本化学品船市场,订单显现出海外船东的投机心态。整体而言,由于目前化学品船运价及租船情况并未实现彻底回暖,加上页岩气伴生的化学品使得化学品船开始向大型化发展,目前日本船厂正紧跟市场动向,希望在未来能够承接大量订单。

中国船厂纷纷入市

在大型不锈钢化学品船市场,新船订单曾主要由日本船厂承接。然而,自从2011年南通明德重工先期接获不锈钢化学品船订单后,从2012年年末开始,沪东中华造船、新世纪造船、威海三进船舶等船厂也相继进入化学品船建造领域。其中,沪东中华造船于2012年年末获得挪威船东Stolt Tankers 5+33.8万载重吨不锈钢货舱化学品船订单,之后又于201311月中旬获得13.8万载重吨化学品船订单,船东为日本邮船与挪威化学品运输公司Stolt Tankers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NYK Stolt Tankers”公司。

南通明德重工在2011年接获不锈钢化学品船订单后,手持订单不断增加。201310月份,欧洲船东向该公司订造了72.4万载重吨化学品船,采用的是其自主开发的新船型。此外,某新兴油船运输公司也向明德重工订造了32.4万载重吨化学品船。新世纪造船集团于201311月中旬首次获得不锈钢化学品船订单,为挪威JO Tankers建造最多83.3万载重吨化学品船订单。宁波新乐造船也于去年11月下旬获得荷兰Arcoin公司2+21.98万载重吨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订单。同时,威海三进船舶也于去年11月初获得了瑞典Laurin Maritime公司的2+25.1/4万载重吨化学品船订单。

此前,具有不锈钢货舱的化学品船主要由日本中小船厂承建,中国则主要建造特涂化学品船。然而,随着市场的回暖,中国船厂纷纷进入了这一市场。不仅如此,面对化学品船大型化的趋势,日本船厂虽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北日本造船扩建船台,福冈造船开设长崎工厂等,但日本厂承建的化学品船仍以1~2万载重吨的中小型船为主,在大型船承建方面,中国目前已走在了前列。

须警惕热钱涌入

就目前化学品船市场的情况来看,一方面订单的增加确实有市场需求的支撑;但另一方面,在订单背后,热钱的“身影”却也若隐若现。

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由于化学品船运价长期低迷,大多数航线运价持续不变,无法抵补运营成本,很多船东多年没有更新船队。以日本为例,一些日本船东虽曾与日本船厂接洽,但最终都没能真正下单,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时日本船东保有化学品船队的意愿不强。全球经济危机之后,许多船东陷入经营困难,纷纷弃市转行,因此化学品船的实际保有量并不大。然而,在中东新石化设施建成投产、页岩气革命使美国化学品出口量增加及生物燃料普及等利好因素的拉动下,业界对化学品船贸易的中长期走势看好,加上恰逢船价触底,一直没有更新船队的船东认为订造新船的时机已成熟,化学品船订单在短期内猛增。20138月末,许多日本船厂原本一年后还有空船位,但短短两个月后,其船位就已排至2016~2017年,这个巨大的变化让业内人士为之哗然。

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一些弃市转行的船东正以新公司的名义订造新船,但实际上真正的新船东几乎并不存在;一些船东的背后都有投资基金的背影。例如,在2003~20041.9万吨化学品船订造小高潮时期,新订单都是来自于大型航运公司;然而,20135月份,市场出现了大量将于2016~2017年完工的2~3.5万吨化学品船订单,但订单涉及的船舶却没有定期承租方。这种状况引起了业界担忧,担心运价和租金会再次出现变动,也导致一些航运公司难以对今后的投资做出准确判断。

还有分析人士表示,就近期中国船厂的化学品船订单来看,向中国订船并非都是JO TankersStolt等大船东。事实上,去年曾有许多投资基金与日本船厂商谈过订造化学品船的事宜,但实际成交的却几乎没有。此后,这些热钱大部分流入了中国。因此,未来中国船厂的动向及其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值得关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就化学品船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航运公司更新运力的举动并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然而,如果热钱涌入市场的势头无法遏止,就会给市场埋下动荡的隐患。回顾以往,化学品船市场曾经历过一轮订造高峰期并导致供需失衡。因此,对于当前的新一波订船热,业界应当有所警觉,避免市场重蹈覆辙。(转自《船舶经济贸易》,作者:董帅 刘春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