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湖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船舶工业

搭好平台 确保合作取得实效

来源:船舶处发布时间:2014-09-12阅读次数:

 

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进驻船企,愿意和船企一道开展科技合作和交流,表明了对这些船企科技创新能力的认可。不过,这只是迈出了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整合科技研发和生产制造优势资源的第一步,并不意味着船企从此得到一块“金字招牌”。船企还要想方设法保障引进的院士及其创新团队有效运行,从而全面提升设计能力、产品档次、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院士工作站是近年来许多地方启动的科技基础建设项目,以促进企业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实际建设情况来看,少数院士工作站存在合作不紧密、管理不完善的情况。从船舶工业特点来看,技术创新周期长,关键技术突破难度大,短期内难以产出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借助院士工作站实施科技造船、绿色造船,不能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同时,船舶行业整合院士专家资源还处于初创阶段,探索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工作思路和合作模式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业内人士表示,在这种形势下,要确保院士工作站取得实效,船企应根据经营发展需求和院士的研究领域,寻找共同的合作项目,不要盲目地为了合作而合作。院士处于科技创新、学术研究的最前沿,在所研究的船舶及配套产品技术方面掌握着最权威的信息。双方可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通过联合攻关,解决某一技术或产品的关键问题,尽快形成科研成果,努力推进其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技术支撑。此外,船企也要搭建好工作平台,使院士愿意为船企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提供帮助。

同时,院士要充分了解船企的情况,才能利用信息和技术资源为船企服务。院士在与船企的合作中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仅要提供符合要求的技术开发与合作项目,还要针对船企技术人员和产品情况,确保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人员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扎实开展工作。在合作过程中,还应为船企制定联合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开展技术讲座和培训,提高船企科技人员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以更快取得合作成果。

在推动科技资源整合方面,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全球船市依旧低迷、我国船舶工业处于调整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主动作为,促使船企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对船舶工业发展大有裨益。鉴于院士资源的引进多数由政府主导,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必须打破行业和部门的壁垒,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对船企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给予政策和方向性的指导,帮助双方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做好项目对接、业务指导、跟踪协调和考核管理等服务,确保合作取得实效。

建立院士工作站,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这不仅是增强船企创新能力的有益尝试,也符合船企长远发展的需要。船企在迈出了第一步后还不能松懈,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如聘请院士及其团队成员到企业任职、带技术入股、共建博士后工作站等,使双方的合作更紧密。只有采取扎实而具体的行动,才能在院士和船企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平台,实现互利共赢。(转自中国船舶新闻网,作者: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