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张静:政策释放红利 携手把握机遇
来源:船舶处发布时间:2014-09-19阅读次数: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要素资源的投入、自然环境的约束、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都对保障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包张静分析认为,此时出台《若干意见》既是提振航运业发展信心、推动外贸平稳发展的需要,也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以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航运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航运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由运力与运量的矛盾转变为船队运力结构的矛盾,远洋航运的成本竞争主要取决于船队的船型竞争。“航运市场总体运力过剩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但从具体船型方面来看,我国船队占全球市场的比重与我国进口货物占全球市场的比重并不匹配。”包张静表示。
据统计,2013年我国铁矿石和煤炭进口量分别占全球市场的66.8%和22.9%,但是我国的好望角型散货船船队和巴拿马型散货船船队仅占全球船队的9.5%和19.8%;原油海运进口量、集装箱吞吐量、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分别占全球市场的13.9%、30.2%和7.7%,然而我国原油船队、集装箱船队、LNG船队占全球船队的比重仅为7.6%、6.4%和1.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保障我国的海上能源和运输安全,建立一支保障有力的船队还拥有巨大的潜力,航运业如果能释放新的需求,造船业将大有可为。
“这样的需求在《若干意见》出台之前已经开始出现,而现在‘红利’将会随着《若干意见》的出台进一步释放。”包张静强调。《若干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与之前政府部门出台的一系列促进船舶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高度呼应,这必将为航运业与造船、修船等相关产业的合作营造一个协同互补、互利共赢的环境。
《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专业化船队。在包张静看来,这是属于航运业和造船业共同的机遇。目前,我国船龄在15年以上的营运船舶的比重已经达到23.8%,高于全球17.5%的平均值。“之前交通运输部出台的淘汰老旧船舶的政策,已经加快了国内船东老旧船舶更新的速度,为造船业带来了可观的订单量。”包张静指出。正是因为看准了相关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加大“双高”船型研发制造的力度,先后有40多种新船型投入市场,为自身赢得全面转型发展先机的同时,也为船东实现船队结构优化、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输效率提供了装备保障。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人们总喜欢讲‘抱团取暖’。现在《若干意见》的出台,又给了造船业和航运业一个携手迈向春天的机遇。”包张静认为,不论是航运业,还是造船业,都应该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学习政策、研究政策,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肩负起自身的历史责任,共同推动海事全产业链的改革发展,为海洋强国建设、航运强国建设、造船强国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转自中国船舶新闻网,作者:张弘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