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凭风借力
来源:船舶处发布时间:2014-09-19阅读次数:
随着PSPC的推行,应对这一规则即将成为修船业的一大考验。虽然从产业特征看,PSPC从出台到生效,对修船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但是这种滞后并不是修船业高枕无忧的借口,反而是修船业应该把握好的“时间差”。否则,丧失了准备的时间,中国修船业将再次被对手甩在身后。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何况对中国修船而言,现在的市场环境还远谈不上“安定”。此前几年,我国修船产值一降再降,众多修船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今年年初以来,虽然修船业总体情况好转,但大多数修船企业仍然处在难盈利的状态。加之航运业尚未根本复苏,船东依然“囊中羞涩”,修船业的前景并不乐观。在此背景下,PSPC挑战的临近,又要求修船企业必须在涂装设备、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增加投入,这无疑会使修船企业“雪上加霜”。然而,一本账也有不同的算法。如果修船企业不在PSPC产生实质影响之前提升涂装技术水平,组建技术团队,仍将主要注意力集中于换板、机电维修等低端、低附加值的常规项目,未来船东的资金状况如果得到改善,且具备了PSPC修理的实际需求,但修船企业因为不具备维修能力失去了这样的订单,其损失的就不仅是利润,而是船东对企业的信任以及企业的市场美誉度。
除了企业发展战略上的重视,修船业还可凭风借力,学习造船业此前应对PSPC的经验。2012年,为了让造船业顺利跨越PSPC于2012年7月1日强制实施的关键节点,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船级社、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等互相配合,持续推进PSPC宣贯活动,组织培训中国船舶涂层检查员。针对2012年7月1日后还有部分非PSPC船没有交付的情况,我国造船界向国际船级社联合会(IACS)提出建议,最后IACS达成了关于非PSPC新造船如何满足PSPC要求的共识,为船企解决了实际困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修船企业应加强与中国船协修船分会、中国船级社的合作,针对压载舱内已经失效的涂层如何维修,如何通过保养延长压载舱内涂层的使用寿命,船舶修理过程中换新的钢结构应当根据何种标准进行涂装等难题,开展全面的调研、宣贯等工作,还可加强业界交流,参与相关国际会议,加强对规则的学习,寻找差距,积极应对。
面对国际海事新规,业界主流观点认为,要做规则的引领者而不仅是应对者。这其实就是要求变被动为主动,做到未雨绸缪,敢于凭风借力。而对修船业而言,PSPC所产生的倒逼机制,可以促进其改变传统的修船生产模式,加速技术调整,逐步建立现代管理体系,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真若如此,修船服务也将随之从传统走向高端。(转自中国船舶新闻网,作者:张弘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