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化有边界,箱船或呈定制化趋势
来源:船舶处发布时间:2015-01-29阅读次数: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与造船技术水平的提升,“超大型集装箱船”从概念走向了设计,又从设计变成了现实。不论是船东还是船企,都被卷入了这场刷新规格的游戏中。目前,船舶的大型化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集装箱船。据了解,继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订造的19100TEU集装箱船“中海环球”号踏上亚欧航线首航之旅后,地中海航运公司也宣布,其最新集装箱船“MSC Oscar”号的货物装载能力将达19224TEU,并将于今年下水试航。
尽管“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称号的归属之争仍在继续,“BIGGER IS BETTER”的言论也不绝于耳,但是业内专家仍然认为,集装箱船的大型化肯定有其边界,并呈定制化发展趋势。
三大要素左右箱船大小
不断将集装箱船推向更大型化的行为无疑是一场豪赌,但世界各大班轮公司却乐此不疲。对此,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包张静分析指出,大型集装箱船可观的规模经济效应、优质的节能环保性能与较强的货源组织能力助推了这些船东的订船热情。“以远东—欧洲航线的集装箱船为例,一艘13500 TEU大型集装箱船的单箱运输成本比一艘4250TEU标准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的单箱成本低17%,比一艘5700TEU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的单箱成本低13%。即便是相对于一艘8400TEU大型集装箱船而言,其单箱成本也要低6%左右。”在包张静看来,如此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正是近年来大量资金不断投入到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船上的原因。
除规模经济效应外,节能环保性能也是促使船东不断订造超大型集装箱船的一大原因。包张静解释说,首先,规模经济效应决定了超大型集装箱船较低的单位油耗;其次,超大型集装箱船造价相对较高,为较为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提供了条件。这两方面的因素叠加,使超大型集装箱船具有较好节能环保性能,这也提升了超大型集装箱船对于广大船东的吸引力。
包张静表示,大型集装箱船使船东拥有较强的货源组织能力,推进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将有助于巩固船东在集装箱行业的垄断地位。尤其是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航运价格较前期大幅下跌,各航线竞争也更加激烈,船东为确保竞争优势,必然会以超大型集装箱船为利器,争取更大的市场发展和生存空间。
箱船进入定制化时代
在业内专家看来,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是推动船舶大型化发展的两个因素。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设计部主任涂仁波认为,在技术储备方面,从规范的角度来说,集装箱船的概念设计目前已经可以达到25000TEU了。然而,集装箱船大型化还是“会有边界”。他分析指出,集装箱船尺度的突破,必须有相应的理论作为依据。如果科研院所、船级社、船厂的科研成果未能匹配,集装箱船的规格会受到限制。此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相关船东拓展集装箱船大型化边界的热情。
包张静则表示:“集装箱船大型化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不是技术,而是市场条件。”近几年来,快速完善的港口设施打破了对靠港船舶规格的诸多限制,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再促使船东追求更大的船舶。不过,“并不是所有船型都会突破现有最大船型限制,船舶大型化肯定有边界,但这个边界不是静态的。极限在哪里,现在很难判断。”
对此,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集装箱船学科带头人、第七〇八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虞赉认为,集装箱船的单船载箱量越大,单箱的运输成本就越低,但是,如果船东的运输能力大幅超越揽货能力,那么继续订造更大型集装箱船的行为则是不理智的。“未来的集装箱船需求或将进入一个定制化时代。一方面,具备较强揽货能力的班轮公司或班轮联盟会探索集装箱船大型化的新边界;另一方面,拥有特色运输业务以及特色管理经验的班轮公司则会选择更适合自身的船型,而非‘BIGGER IS BETTER’。”(转自中国船舶新闻网,作者:胡毓、林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