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税收审计中应关注“四个重点”
来源:财务审计处发布时间:2015-05-06阅读次数:
近期,笔者全程参加了地税审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个人觉得在地税审计的过程中,应该紧扣地税征、管、减、免核心业务,关注地税机关权力运行、关注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关注税收征管核心系统、关注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找准切入点、重点突破。
一、关注地税机关权力运行,突出税款征管、减免税和待解户审计。
一是对照地税部门的权力清单,研究审计重点。对地税部门《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确定的25项税费征收管理权,提供代开普通发票、办税服务、备案类税收减免等9项行政服务权,对纳税评估、关联企业往来收入调整、欠缴税款追征等9项检查权,对申请核销死欠确认、外出经营报验登记、延期纳税申报等8项行政确认权,46项行政处罚权一一进行对照,找查审计重点。二是研究地税部门业务公文,查找审计重点。审计人员进点后可查阅审计年度所有管理和业务公文、会议纪要(纸质或电子版),一一学习研究,快速了解该局业务开展、机关运转的全貌。三是与主要业务科室人员开展座谈,捕捉审计重点。与部分重点科室以及分局负责人进行面对面座谈,根据查看公文情况直面沟通,可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四是收集外围资料,确定审计重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网站、报刊、杂志学习借鉴外地地税审计经验,有利于启发审计思路和找准突破口,根据经验,税款征收系统、待解户、减免税是历年地税审计的重中之重。
二、关注稳增长政策落实,突出营改增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审计。
国务院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一系列政策措施,涉及地税部门的有两项:一是营业税改增值税,目前全市的交通运输业、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邮政服务业和电信业已改征增值税。二是在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情况方面,自2014年10月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方面,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小于20万元的小微企业,减按10%征税。审计组可以从国税和地税部门获取营改增相关资料和表格,查看相关政策是否落到实处。
三、关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充分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
地税征管系统和财务数据数据量大、专业性强,面对海量数据,要充分利用好计算机这一“利器”。一是做好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准备工作。在进点前,充分了解地税征管业务和数据库结构,集中研究了地税联网审计平台上的审计模型,上网搜集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地税审计的思路和做法,做好知识储备。二是选择恰当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根据审计思路编写SQL语句,通过时间节点查找延压入库、预征税款、非正常户有纳税记录等问题,通过税款种类、企业性质、入库级别来查找混淆级次入库的问题,通过纳税大户近两年纳税对比、房产税纳税大户未缴纳土地使用税、城维税及教育费附加计税依据与营业税对比分析等查找重点延伸企业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四、关注中央“八项规定”执行情况,突出“三公”经费以及会议费的审计。
一是重点审计地税部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禁令”方面规定执行情况;二是重点审计“三公”经费以及会议费、培训费、物业费、劳务费、信息化建设经费等占比较大的支出项目;三是重点审计税收研究会、国际税收研究会、工会经费情况。主要查处有无违规列支招待费,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公款送礼,以开会、考察、会议、培训等名义安排公款旅游,违反规定发放各项补助、节日物资及福利,“三公经费”超预算等问题。(来源:湖北省审计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