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统筹部署国家核应急专业救援力量和培训基地建设
来源:发展计划处发布时间:2015-04-28阅读次数: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国家级核应急专业救援力量和培训基地”今天在京授牌授旗。8个国家级核应急专业技术支持中心、25支救援分队和3个培训基地获得由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颁发的这一殊荣。
根据《国家核应急“十二五”规划》和《国家核应急预案》要求,我国要构建核应急准备与响应国家能力体系、不断提高国家核应急综合能力。
据了解,这批能力曾经在应对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日本福岛核事故等突发事件,以及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嫦娥三号发射、北京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重大活动的安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建核电厂核应急演习演练中不断得到检验和提升。
“这些力量涵盖了辐射监测、航空监测、海洋监测、气象监测、辐射防护、决策支持、医学救援、去污洗消、突击抢险等核应急专业领域,涉及国家有关部门、相关省(区、市)、军队、涉核企业等34个单位。下一步,国家核应急办还将在这批能力的管理规范、训练演练等方面进行完善,切实加强全面建设,做好执行任务的准备。”国家核应急办公室核应急救援管理处处长牛长明介绍。
据国家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司长、国家核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姚斌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发展核电以来,截止2015年4月,我国大陆运行核电机组23台,总装机容量2118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7台,总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包括核电在内的我国所有核设施均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均进行了全面系统、充分有效的核应急准备。新建核电站将采用最先进的核电技术、实施最严格的核安全标准,同步开展最充分的核应急准备。“授旗授牌的这批核应急力量,将为我国核能事业安全高效、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