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〇所装备制造中心飞翔小组获得“2017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称号
来源:秘书处发布时间:2017-12-05阅读次数:
11月1日至3日,由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妇女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三十九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在昆明召开。七一〇所装备制造中心飞翔小组从近万个参赛小组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质量管理小组的最高奖项——“2017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称号。
十年精耕质量沃土 绽放创新智慧之花
——记集团公司技术能手、七一〇所飞翔小组组长黄涛
11月1日至3日,由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妇女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三十九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在昆明召开。七一〇所装备制造中心飞翔小组从近万个参赛小组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质量管理小组的最高奖项——“2017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称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精耕质量沃土,终获国优回报。作为飞翔小组的组长黄涛,从2009年开始开展QC小组活动,10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小、实、活、新”4个字的指引下,在开展QC小组活动过程中,从一知半解到深谙其道,步步登高,取得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高质量成果。
2009年,《解决某型弹(燃烧室)内孔超差问题》将某产品关键件燃烧室的零件加工质量大幅提高,一次加工合格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8.6%;
2010年,《提高尾翼加工效率》改进后每件零件节省加工时间100分钟,每批次100件可节省加工时间167小时;
2011年,《缩短深度片首件加工时间》将深度片的首件加工用时由平均24h降至6h;
2012年,《缩短螺盖加工时间》将螺盖的加工周期每批从20天降至15天;
2013年,《提高上盒盖一次加工合格率》将零件表面质量合格率由56.7%到改进后合格率100%;
2014年,《提高线圈骨架一次加工合格率》将零件合格率80%提高到合格率100%;
2015年,《提高外导轨连接加工效率》将单件用时由原101min降为65min以下;
2016年,《提高激光切割一次加工合格率》将激光切割一次加工合格率由85.1%提高到99%以上;
2017年,在首次进行某特种钢材激光切割时,始终无法顺利进行切割,黄涛开动脑筋,从切割机理、参数选择等多方面分析、试验,最终探索出合适的切割工艺参数,钻研出四块吸盘吊装的方式避免了板材在操作台上滑动,将某特种钢材从不能切割到将零件加工合格率提高到100%,小组成果《提高某特种钢材激光切割一次加工合格率》最终摘取了最高荣誉。
这一系列活动成果,累计已取得直接经济效益上百万元,解决了许多事关企业发展的质量难题,激发了无数个智慧的火花,并先后获得所优秀奖、省工办二等奖、宜昌市一等奖、集团公司二等奖、湖北省一等奖等各类奖项,最终走上了全国优秀小组的领奖台。而飞翔小组在黄涛的带领下不断学习和成长,小组成员建立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打造了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QC小组骨干队伍。黄涛本人先后荣获所工种技术带头人、优秀员工、所质量信得过个人、所培育青年优秀工作者、所优秀共产党员,宜昌市首届优秀高技能人才、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不断探索、改进是飞翔小组永恒的追求,质量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飞翔小组取得了最高荣誉,但是没有停止继续改进的步伐,在黄涛的心中,始终装着提高、更好、优质、降本等改进的意识。一次在实际操作中,他发现当前切割中原材料的浪费较大,于是开始了新的改进课题------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分析验证,造成材料浪费的原因也一一现形,他针对当前切割排板中存在的零件的间隔材料浪费,尝试使用共边操作减少材料浪费,而共边走线并非易事,零件共边切割后往往与母材失去连接,易在工作台发生翻翘,翻翘后常常会阻挡激光头运行路线,严重时更会造成设备损坏,但这难不倒黄涛,苦思冥想后,一种全新的切割路线走线法-----“微连接”走线,防止翻翘发生,经过一次次的试验摸索,也呼之欲出,以往走线方式往往成为边角料等浪费的原材料,在他手中都变成了可用之材。
十年磨一剑,从最初的磨砺,成长,再到硕果累累,黄涛一直带领飞翔小组在QC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攻克了一个个横在企业头顶上的质量难题,顶出了质量创新的一片新天地。如今,飞翔小组正以执着的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为着七一〇所的发展壮大,向新的攻关课题发起挑战。(装备制造中心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