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〇一所武船院与宁波欧亚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签订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设计合同
来源:七〇一所发布时间:2019-03-18阅读次数:
3月7日下午,在当地政府领导的见证下,七〇一所武船院与宁波欧亚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在宁波举行签约仪式,武船院李维林院长和宁波欧亚远洋渔业公司董事长代表双方,签订了国内首艘自主研发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设计合同。
该船排水量过万吨,采用了先进的连续捕捞系统及现代化生产流水线,是我国目前已知最大最先进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主要用于南极地区磷虾捕捞、流水线加工、包装等作业,建成后将填补我国在南极磷虾高端渔船设计领域的空白,大大提升我国在南极磷虾开发领域的技术水平,同时为我国开发南极磷虾产品提供了装备保障。
说一说:南极磷虾
提到南极磷虾船,不得不说的就是南极磷虾。那么,说起虾,想必大家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麻辣小龙虾、澳洲大龙虾的身影,然而南极磷虾是虾吗?答案是否定的。食物链中,小小的磷虾吃海藻和浮游生物,是许多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的基本食物。
磷虾生活的海水温度0.6-1.3℃,生活在世界各大洋中,但以南极磷虾数量为最大。磷虾是一种小型海洋甲壳类动物,体长3~5厘米,发蓝绿色的磷光;喜欢群聚、虾群密集,幼虾和成虾一般不会混杂相处 ;虾群有垂直运动的习性,夜间多在水的表层活动,白天则沉到50~60米的深水中潜游;磷虾摄食硅藻繁殖能力极强,数量相当可观,为海豹、企鹅、须鲸等海洋动物与鸟类提供饵料。磷虾含粗蛋白>62%、粗脂肪>10%、 粗灰粉>6%、粗纤维>8%、 水分<4%;丰富的钙、磷、虾青素。虾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鲜虾水分含量80.1%,蛋白含量13.7%,脂肪含量3.5%,灰分含量2.7%;磷虾有“肥瘦”期,体内油脂含量差异较大,磷虾油富含Omega-3脂肪酸。
由上述介绍可见,南极磷虾个体虽小,却浑身是宝,可以形成食品、养殖饲料以及磷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南极磷虾含有优质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作为食品其营养价值高于牛肉和对虾,是人们改善膳食结构的优质食品。研究表明,作为养殖饲料添加剂,南极磷虾具有优良的诱食性和提高养殖动物免疫力的功效。更可贵的是,南极磷虾富含磷脂型高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具有显著的保健功效和医疗应用前景,价值远高于人们已普遍认知的深海鱼油,是打造高端海洋生物产业优良原料,已成为近年南极磷虾产业的主要驱动力。
说一说:南极磷虾捕捞市场前景
南极磷虾,广泛分布于环南极水域,资源蕴藏量巨大。据1981~1990年由多个国家参加的两次南大洋生物资源储量调查估算,南极海域磷虾资源的蕴藏量可达6.5亿吨~10亿吨之巨,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蛋白库。南极磷虾资源稳定,开发潜力大。据国内某位首席专家介绍,南极磷虾的捕捞被认为是世界上管理最规范的渔业形式。在2008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就确定相应区域总的许可捕捞量为347万吨,同时要求在南极磷虾资源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一旦捕捞量达到62万吨就必须停止捕捞,直到资源得到恢复。实际上,受制于高成本及法律和政治因素,南极磷虾的捕捞量从未达到过限制水平。可见,磷虾资源处于未充分开发状态,尚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捕捞的经济效益也被看好。欧洲某国一家鱼粉设备及动物蛋白设备企业曾为多国船东提供成套加工设备。据悉,一艘名为“Antarctic Sea”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200万美元,利润达到1760万美元。一艘加工能力为20吨/小时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总投资约为4亿元人民币,3年多即可收回成本。自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开始对南极磷虾进行大规模商业捕捞以来,日本、智利、韩国、挪威、中国等国家相继加入南极磷虾商业捕捞队伍。
说一说:我国参与南极磷虾捕捞现状
我国于2007年成为CCAMLR正式成员后,积极推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在2009年实现了南极磷虾捕捞零的突破,当年2艘渔船的捕捞量为1946吨,后经过多次探捕、试捕后,年捕捞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达到5.4万吨。目前,我国南极磷虾捕捞渔船数量保持在3~5艘,年捕捞量在3万~5万吨,作业渔场有3个,作业时间由2个月延长至9个月,实现了作业季节的全覆盖。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用于南极磷虾捕捞的大型拖网渔船共有11艘,所属企业分布在辽宁、山东和上海等地。
不过,我国南极磷虾捕捞水平仍然较低。由于基础研究深度不够,关于南极磷虾资源的探查与评估、南极磷虾渔场的变动规律等研究不足,制约了绿色、高效捕捞活动的开展。南极磷虾易堵塞网具、易挤碎的特点,对捕捞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作业渔船多是引进或改造的二手大型拖网渔船,作业效率不高。2014年,我国南极磷虾捕捞量不到挪威的三分之一。
值得庆幸的是,《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关于“积极参与开发南极海洋生物资源”的部署和2014年农业部关于南极磷虾资源开发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使这一现状将得以改变。
国内多家渔业有限公司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计划各建造1艘排水量1万吨级的现代化大型磷虾连续捕捞拖网加工船,赴南极海域进行磷虾生产,并计划将产品运回国内进行深加工和销售,以建立科学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蓝色经济产业链,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
说一说:武船院跟踪南极磷虾船历程
七〇一所于2010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863”课题“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总体关键技术研究”,首次开展了南极磷虾船的系统研究,为我国研制该类型船舶奠定了技术基础。
2016年,武船院据悉宁波欧亚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项目立项,欧洲某著名船舶设计公司为其提供初步设计方案的情况后,认为这是武船院进入大型渔船设计领域的大好机会,立即组织了专项小组,紧跟项目,多次主动与用户洽谈,沟通。在这场与欧洲某著名船舶设计公司的PK中,武船院团队加班加点攻坚克难,最终凭着技术实力逼迫对手主动上门求和。
项目组先是远赴南非开普敦,对同类型船“福荣海”号上的熟虾、虾仁、冻虾等加工生产线设备进行了实船勘验,并经过与船东和设备商的多次技术交流,以及船东使用需求,完成这条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的前期方案设计;随后,完成初步方案设计。项目组于2018年赴宁波欧亚进行了积极的汇报交流,宁波欧亚远洋渔业有限公司非常认可我院对这条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的初步方案设计,同时船东对本船的船长、船宽、舱容以及主机的选型有新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项目组及时给予修改,攻坚克难,编制了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设计任务书获得船东的认可。最终,武船院的技术实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打动了用户,近日与我们签订了设计合同。该设计合同的顺利签订,是对武船院项目组工作的极大肯定,充分证明了武船院在南极磷虾开发领域的技术水平,标志着武船院成功进入了大型渔船设计领域的大门,全力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
说一说:南极磷虾捕捞的未来
未来将有更多新建或改建船从事南极磷虾捕捞。业内专家认为,在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技术发展路线方面,技术吸收、实船改造、自主研发、新建实船缺一不可。我国将在较短时间内走过这4个阶段,但目前来看,相关装备发展仍不成体系,同时,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处于初级阶段,只有优化作业措施,改进设备和工艺,以渐进方式推动规模化发展,才能避免出现新技术跟进不及时、设计不到位、技术不完善的问题,进而促进我国远洋渔船的健康发展。
武船院南极磷虾船的设计师们,必将拿出百倍的信心和努力,不仅设计好宁波欧亚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更要设计好随后的一条、又一条的南极磷虾船,为武船院的发展、为七〇一所的发展、更为了实现国家发展远洋渔业的战略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文/图 王建平 潘李 徐幼娟 刘义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