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湖北军民融合

首页 >要闻 >融合动态 >企业动态

从“换新”走向“焕新” 解锁发展新密码

2023-10-24 10:06:35

来源:红阳公司

全新的厂房,高端顶尖的设备,先进的生产模式;小型航天产品金属结构件机械加工能力提升200%以上;激光增材制造能力稳步提升,产品生产效率提高约7.4倍……进入四季度,科研生产进入冲刺阶段,在孝感市高新区激光产业园,红阳公司精密机械加工、激光增材制造两条新生产线正火力全开,其“高颜值”、高产值为一线职工带来全新的工作体验。

近年来,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飞速发展,为型号产品研发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更好条件。该公司瞄准“建设国内一流型号产品总装厂和协调发展的新型航天企业”目标,累计投入数亿元,统筹推进区域布局调整,大力实施新型产品总装测试研发和生产条件建设,重点开展智慧产线建设,大幅提升了典型结构加工及总装测试能力。这两条生产线的诞生正是公司持续加强能力建设的缩影。

破题布局,抢占先机
再造发展新空间

作为型号产品总装厂,红阳公司在精密机械加工、激光增材制造方面一直具有技术优势,但近年来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苛、生产响应周期越来越短,产线现有设备呈现“两低一高”(设备数控化率较低、设备精度较低、故障率较高)的特点。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型号产品研制初期形成快速响应能力,适应大批量采购、规模化生产的科研生产任务形势,抢占市场先机?

能力提升刻不容缓,必须变被动为主动。2022年7月,红阳公司根据自身发展,积极研判精密机械加工、激光增材制造生产能力与任务形势匹配态势,结合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和整体工艺布局规划需求,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技术,依托公司获批的“激光技术应用与增材制造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先进焊接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战略性作出了生产线改造升级和能力再造的重要决策,向着“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智能制造企业发展。

彼时,孝感市高新区激光产业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该特色园区是高新区创新招商模式、市场化运营产业园区的示范项目,出台用地支持、税收返还、人才支持等多项优惠政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红阳公司闻风而动,积极与高新区政府开展合作,租赁产业园厂房,获取了租金补贴、设备购置补贴和人才支持补贴等多方面支持。自此,精密机械加工、激光增材制造两条生产线“出城入园”,开启“换新”之旅。

“这两条新生产线的布局,是公司大力加强‘三地七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也是公司核心科研生产能力建设的主要抓手之一。”据激光增材制造产线技术员季兆山介绍,未来,红阳公司将依托各类创新平台、技术技能大师和专业技术队伍资源,开展科技重大专项、重大工程、重点型号的技术支撑和专业技术发展研究,牵引促进省、市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创新研究与关键技术发展取得突破,促进公司建设成华中最大激光增材产业发展基地、航天精密机械加工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智能装备科研生产基地。


“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
向“智造”要活力

近年,湖北大力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专项行动,制造正在“焕新”。产线跑得快不快,设备是关键。对此,红阳公司机械加工制造部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王健深有感触。“部门原有零件加工设备近百台,平均使用年限十几年,‘老龄化’严重,整体性能普遍较低,维修成本高。遇上任务高峰期,设备产出跟不上节奏,部分加工不得不依靠外协。钱都让别人赚了。”

“换新”的第一步就是“换马”。机械加工制造部高级主管师金先兵负责精密机械加工新产线建设的具体工作推进。从项目规划建设初期,他就带领团队奔波多地实地调研,紧跟行业前沿,了解市场详情,以“高精尖”的标准采购全新的设备。“无论是性能、精度,还是自动化程度、通用性,目前我们的设备都是国内外顶尖的。”据他介绍,现已有近40台各类设备上线运行,覆盖增材制造后处理、铣削、车削、电加工等不同工序。

新产线,新风貌,厂房里处处皆是新风景:身边的同事不同以往,操作手清一色的年轻人,大部分为近五年入职新人,中青年骨干带队;机器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少,十几个人就能保证整条产线的快速运转。

“不仅新而且专,定制是这两条产线最大的特点。”据王健介绍,新产线建设的初衷之一就是打通批量任务的生产瓶颈,为科研生产加速。其建设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还要适合自己的产品特点、工艺方法和人员现状。“以前定量定人排产,由调度每周、每月定期下发任务到车间。现在班组长和产线负责人一起整体统筹,根据设备特性、工时、生产节拍等,将任务分解至每台设备,管理更精益。”

“现在4台设备和1名操作人员就能组成一个柔性制造单元。”在遵循“型号需求、先进适用,转变模式、人员精简,信息驱动、自动智能,安全稳定、通用柔性”的原则前提下,新产线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一机多件、一人多机”。

同件或同类型产品加工效率相比旧产线提升近30%;一次开机,最多可连续3D打印40多天;增材制造方面快速形成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课题、专利及标准规范,获批经费超4000万元……2023年2月和5月,两条新生产线陆续正式投入运行。“新马”换“老马”,小试牛刀,试出产线新速度。

目前,产线一期建设已经完成,公司研发打造的米级大型激光选区熔化成型设备投入使用,经过大量工艺研究成功打印出米级复杂结构件,实现了增材制造技术应用新突破。该设备成型尺寸纵深可达1.5米,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金属激光选区熔化成型设备,具有风场稳、精度高、成型效率高等优点。

产线“换新”大改造带来实在的发展“焕新”,也提振了职工的信心和底气。“相信新产线将成为公司产业发展重要增值增量项目,带来源源不断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