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党建 >纪检监察

找准靶心 盯住要害

2015-04-24 12:25:11

来源:纪检监察室

 

找准靶心 盯住要害

  从清理节庆活动到禁止公款买送月饼贺卡,从清退会员卡到整治会所歪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横下一条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铁面执纪,啃下了作风建设中诸多硬骨头,刹住了许多人以为不可能刹住的不正之风,党员干部的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进一步端正,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然而,当前也有一些地方纠四风工作发散有余、聚焦不足,避重就轻,使得纠四风成效和群众观感大打折扣。

  删去违反工作纪律,纠四风更聚焦

  41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再度更新了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表。

  如果你是长期关注作风建设的铁粉,那么应该不难发现,从今年春节期间发布的纠四风成绩单——20151月份汇总表开始,内容较以往就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去掉违反工作纪律项目,增加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项目;将其他问题的范围限定为: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接受或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领导干部住房违规问题;将公款大吃大喝改为违规公款吃喝,将收送节礼改为违规收送礼品礼金

  这其中最突出的变化,莫过于将违反工作纪律一项删去。

  一段时间来,违反工作纪律的问题始终占据着问题总量相当高的比例。以201412月份的汇总表为例,当月全国查处违反工作纪律问题达到2299起,占比超过了查处问题总数的50%以上。

  看似瞩目的成绩,是否意味着作风建设就一定盯得紧、抓得严呢?

  河南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把过多精力放在查处违反工作纪律上,一方面,影响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过多对此类问题的通报,也容易冲淡纪检监察机关纠四风的实际成效。

  不是说迟到早退、上班玩游戏、工作时间网购这些违反工作纪律的问题不该查,而是与真正的四风问题有差距。长期关注纪检监察工作动态的中新社记者小朱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李松锋认为,纠四风只有对好焦点,敢于碰硬,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到工作不是做样子、走过场,才有利于重塑党群干群关系。

  找准靶心,瞅准关键再发力

  纠四风的实践已表明,问题越具体、越聚焦,纠四风的成效就越大。两年多来,从治理舌尖上的浪费到刹住车轮上的铺张,从月饼禁令贺卡禁令,每一条举措都奔着具体问题去。在作风建设的过程中,正是这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突破,带动了作风的整体转变。

  4月份以来,湖北省纪委、河南省纪委、甘肃省纪委等单位相继通报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几乎都涉及到违规配备使用公车、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公款吃喝等问题。

  这与今年三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表中占比较高的问题基本一致。

  梳理通报的典型案例、汇总的统计数据,便可为锁定当前纠四风的重点问题提供参考。

  在即将临近的五一节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找准靶心,精确制导,在关键问题上出重拳,见实招。

  在问题汇总表中,今年第一季度查处问题数占比最高的便是违规配备使用公车,将近35%

  这一方面说明有的党员干部还未从思想上警醒起来,一些公车管理的制度还存在漏洞,另一方面也提醒纪检监察机关要持续紧盯不放松,切勿分散注意力。浙江省杭州市纪委干部金伟东说。

  李松锋表示,尽管发购物卡、过节费之类的行为已得到遏制,但少数部门仍存在打擦边球的思想。

  今年的汇总表中新增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项目,表明这一问题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此外,大办婚丧喜庆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发生率也较高,需要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加大执纪监督力度。

  持续深化三转,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还需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三转,聚焦主责主业,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火力对准四风突出问题。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纪委干部吴震告诉记者,该区纪委落实三转要求,将区纪委承担的机关效能建设及相关职责整体移交给区政府办,同时撤销区纪委内设机关效能建设室。

  工作纪律属于各单位内部管理的范畴,将监督工作纪律这项工作交还出去,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可以腾出更多精力聚焦主责主业,改变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问题。吴震说。

  可喜的是,从当前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情况看,许多地方已找准了当前作风建设上的突出问题,并迅速展开部署——

  今年五一期间,重庆市纪委将组织作风建设暗访工作组,重点检查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乱发津补贴等情况,持续保持作风建设的高压态势;

  河南省纪委对今年的工作重点进行了调整,他们将紧盯四风的新形式、新动向,围绕五一等重要节点开展监督检查,强化对典型问题的惩戒问责和通报曝光力度;

  云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狠刹四风问题为重点,着力整治会员卡、红包礼金、会所中的歪风、公款送礼、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等突出问题,坚决纠正各地各部门存在的流行病部门病地区病。(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