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苦难 不忘党恩
2020-09-30 13:59:17
来源:党建工作处
我叫刘润林,是七一九社区退休干部,今年78岁。
回想70多年的人生路,虽没有大富大贵,但对得起父亲的那句教导:“不忘苦难,不忘党恩”。
不忘苦难,就是要通过今夕对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永葆艰苦朴素本色。不忘党恩,就是要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来报答党恩。
细细回味,父亲对这句话的言传身教,至始至终都深深的影响着我,还有我的孩子,甚至我的孙辈。
我父亲生前是铁路上的一个普通离休干部,他常向家人讲述旧社会的苦难生活:那年头苞米面一分钱一斤,有时还断顿,青菜生吃沾酱,一年只吃一斤半豆油,由于买不起饭盒,每天上班用毛巾包一块大饼子带一点咸菜,就是他的中午饭。旧社会的苦难他永远不会忘记。
在解放战争年代里,父亲曾冒着国民党的飞机狂轰滥炸抢修铁路。1947年7月的一天,在陶铸同志指挥下,父亲带领11名工人抢修一段铁路时,国民党的飞机再次来轰炸,12名工人中牺牲了4人。父亲说,我们活着的人都是幸存者,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不易呀!
解放后,老父亲是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铁路工人。
老父亲讲述的解放前苦难史,解放战争不怕牺牲的奋斗史,让我们懂得和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出来的。
父亲63岁离休,他把离休看作是共产党给他的最高荣誉。老人离休后,感到生活很幸福。68岁时,从居住了30年的平房搬入楼房新居,虽然不足60平米,但他相当满足。平房变高楼,土炕变板床,挑水变自来水,厕所不再是公厕,后来又有了电视和电话,这日子比解放初期不是好百倍吗?离休后组织上多次安排他到全国各地疗养,70岁还登上泰山玉皇顶,84岁第六次来到武汉,他感到一辈子跟着共产党才是唯一幸福之路。
父亲84岁那年,主动要求为单位的离休老干部分发报纸和杂志,这件工作老人干得相当认真。每周一、三、五都要走20分钟到单位取报和分发,每月还要领取杂志。他这一干就是17年,虽然离休同志一个个去世了,原来16名离休老干部,最后包括他只有4个人,直至百岁他还继续干这项工作。
老父亲是1950年入党的,在他入党65周年的时候恰逢百岁,于是在2015年3月27日当年入党的这天他向党组织交纳了1065元的特殊党费,以表达他不忘党恩的情怀。
2015年家人要给老人做百岁寿,有人提出场面要大、要气派,找最好的酒店,请一流的主持人,摆上几十桌酒席……。老人知道后坚决反对,他提出三条原则:第一不大操大办,第二不请亲朋好友,第三不收礼金。有的小字辈们不理解、不同意。老人耐心的说服家人,他说:今天生活好了也不要忘记过去,我是一个普通人,过个生日就不要麻烦亲戚朋友了,再说党中央提倡节俭反对奢靡,还有一个八项规定,你们当中有的是干部,也有当公务员的,还有的是党员,我不能给你们犯错误的机会,我们都要听党的话。
我是长子,又是正处级党员退休干部,一边坚决支持老父亲的想法,另一边给家人,特别是小字辈积极做工作,讲清道理,尊重老人意愿。为避开亲戚朋友们的太多关注,老人一改往常过阴历生日的习惯,提前几日过阳历生日。就这样五月初的一天,儿孙们悄悄地围在老人的身旁,给他过了一个简朴的百岁生日。我用自己的普通相机拍了一张“百岁寿星之家”的全家福。
老父亲虽然不在职、不是官,但他自觉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身为家庭长者,不忘自己的责任作出表率,把好党风廉政关,筑起反腐倡廉家庭防线,彰显了老党员的本色。
2016年3月2日早上,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101岁。父亲去世前三天,嘱咐家人说:“要是我走了,把我今年的党费交到社区党支部”。父亲去世后的第三天,我和弟弟按照老人的遗愿,向社区党支部交纳了他人生最后一笔党费。
关于丧事的处理,父亲留下遗嘱说:“我死后不烧纸,不打领头幡,也不搞撒买路钱等迷信活动,送火葬场时,千万要少用汽车。”“各位亲朋好友送钱时,一律谢绝,要移风易俗。”老人去世后,一些亲朋好友有人坚持要送钱,事后我如数一一退回。我为父亲作为百岁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为子女,我们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党的忠诚和深厚感情。父亲的处事原则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我退休后,63岁担任党小组长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里,积极努力工作,尽自己所能,凭着共产党员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和团结党小组的同志们不断前进。还创办了《党小组短讯》,编发近400期。虽然是一项义务工作,却是不亚于上班的工作量。我们的党小组报成果累累,湖北广播电台2017年9月20日专题进行了报道。
我和老伴育有一儿一女,如今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儿子曾被单位评为文明职工,还是业余摄影爱好者,是湖北省摄影家协会成员,参加过“我们在一起,2017年春节影像公益行动”,经常在单位组织的文体活动中义务为大家拍照。孙女在西南科技大学读书,当过学生会干事、班级团支部书记等。女儿在单位里曾获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外孙女读大学期间多次获得学校和省政府奖学金,还去印尼巴厘岛参加过国际义工活动,并在读大三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求学期间,这两我大学生放假回来都要和我们讨论怎样争取入党和怎样做一名合格党员。
从父辈讲到孙辈,我们一代一代的坚定地跟党走。“不忘苦难、不忘党恩”,父亲这句话,我们会永远铭刻在心,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作 者:七一九所 离退休及社区管理办公室 刘润林
推荐单位:中船集团第七一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