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勤俭 奉清廉
2020-09-30 14:00:49
来源:党建工作处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家的家风就是:崇勤俭,奉清廉。
小时候,父母经常教育我要勤俭节约,吃完饭后的饭碗不能有剩饭,甚至不能有一粒米存在。为此我经常挨父母批评,说我没有把握好自己的量,浪费食物,母亲也说要节制自己的物欲。随着年龄的增长,勤俭节约的意识已经深刻融入我的思想,并成为我的行为准则。
长大后,参加工作,成了家,又有了孩子,我对勤俭节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那就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这句话出自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写的《训俭示康》。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社会风俗习惯日益变得奢侈腐化,人们竞相讲排场、比阔气,奢侈之风盛行——当差的走卒穿的衣服和士人差不多,下地的农夫脚上也穿着丝鞋,许多人为了酬宾会友常“数月营聚”,大操大办。这种习气上的破败,让熟悉历史的司马光感到深深的焦虑,他深知那种社会风气对年轻人的思想腐蚀作用很大。为使子孙后代避免蒙受那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侵蚀,司马光特意为儿子司马康撰写了《训俭示康》家训,以教育儿子及后代继承发扬俭朴家风,永不奢侈腐化。
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弘扬。但社会上讲排场、搞攀比、奢侈之风喧嚣,令很多人在物欲横流中迷失了自我,走向了坠落甚至是犯罪的道路。从无数个反腐败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但凡腐败的官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失俭入奢必亡德”!也正如司马光所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因此,当前我们注重家风,传承良好家风,以良好家风带民风、促政风、正党风,营造风清气正、向善向上的社会氛围,激发社会的正能量,是时代所需,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作 者:航天电工集团有限公司 肖 微
推荐单位:航天电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