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要闻 >融合动态 >企业动态

宜昌船柴精细化管理助经济腾飞

2009-07-23 17:19:45

来源:湖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近年来,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逐步从经验型、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转型,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和实践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为精细化管理搭建平台。宜昌船柴通过信息化建设,在全公司范围内实现了办公自动化,通过产品数据化管理平台,能够及时有效地为各管理子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与共享,实现了以纸介质管理向电子数据管理的转变,使各项企业管理更加准确、规范。公司还通过出台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精细化管理搭建了一个科学、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平台,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融合到公司的文化、生产、经营、技术、质量、安全等众多层面与环节当中,将“精细化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部门、科室、班组、岗位、以及个人,将公司每一个目标、任务、计划、指令进行细化,具体落实到人,做到项项有考核、事事有目标、人人有指标,真正将“精细化管理”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认识和自觉行为。培养员工在生产经营中养成一切按照规范、一切按照标准、一切体现程序、一切注重细节的良好工作习惯,从而逐步形成决策程序化、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化、作业标准化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

  推行“零违章”活动,推进“7S”管理,提升安全精细化管理。宜昌船柴不断创新安全管理工作模式,不断探索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行“零违章”活动,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员工创建了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近年来,公司全面推进“7S”管理,加大文明创建力度,力求创建清洁美观的生产环境,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按照“7S”管理要求,公司全面推行定置管理,大力整治现场环境,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对生产车间进行重新粉刷和油漆;各生产单位对零件实行分区挂牌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突显定位、定品、定量,做到各类工具、零件摆放整齐有序,各种标识、标记规范统一……这些措施有效推进了生产现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区域化,生产现场面貌焕然一新,营造出了一种“安全、整洁、和谐、文明”的生产作业环境。

  营造质量文化氛围,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精细化管理。宜昌船柴以“顾客满意,追求卓越”为宗旨,构建了以“质量道德观”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文化体系。公司编制了《质量文化宣传提纲》、《质量管理手册》,逐级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不断完善内部质量考核制度,不定期举办质量法律法规、质量标准和质量文化培训班,广泛开展质量道德教育、质量信得过活动和“质量能手”的争创评选活动,培养和提升员工“一次成功”的工作心态,以及“零缺陷”的工作标准和“100+1”的质量理念,不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逐步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参与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质量文化氛围。公司严格执行产品生产“三检”、“三按”制度,加大对生产工人和质检员的考核力度,对关键、主要零件实行“跟踪卡”制度,进行严格的监视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通过对产品质量的层层把关,真正使顾客满意,从而树立宜昌船柴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在质量管理中还突出各级领导干部对质量工作的责任,建立“干部质量问责制”,坚持“一把手管质量,一把手对质量工作负全责”。今年,公司在继续推行“零缺陷传递”活动的基础上,将开展“打造精品、争创名牌”活动,重点强调“零件做精品,产品创名牌”,用优质产品和满意服务回报顾客。

  节能降耗,精打细算,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公司在贯彻“管理上精雕细刻,生产上精耕细作,技术上精益求精,效益上精打细算”的精细化管理理念过程中,修订、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千方百计节约能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公司成立了三级节能网,对各单位节能工作实行统筹管理,层层落实,将能源利用纳入单位成本。倡导员工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不断完善节约激励机制,健全各项定额管理措施,狠抓能源管理、积极推进科技改造、加快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实行考核奖惩、财务监控、成本核算等措施,节能降耗,增收节支,努力创建节约型企业。

  完善领导干部责任落实机制,提升精细化管理执行力。宜柴公司通过规范和界定领导干部岗位工作责任,细化、量化岗位工作标准和评价考核标准,按照“做好工作分享成果,做不好工作承担后果”的管理理念,采取定量考核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强化逐级责任制落实,使之落实到每一个领导岗位上,做到职责清晰、权责统一,有效提升了领导干部的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张继生吴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