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要闻 >融合动态 >企业动态

宝剑锋从磨砺出——记湖北省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中南装备公司高级技师付宗浩

2009-03-17 15:01:23

来源:湖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付宗浩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却成为中船重工集团公司高级技师、国家国防科工局“511人才库”一类技能人才,确实不简单。多年来,他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大车加工中,成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连续11年被中南装备公司授予“劳动模范”、“十佳文明职工”称号,多次获得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十佳党员先锋岗标兵”称号、“十佳科技创新能手”称号。近日,他又荣获了湖北省总工会2008年度“湖北省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称号。

  “只要有付宗浩在,再难的活,我们也敢接”

  “只要有付宗浩在,再难的活,我们也敢接!”这是经营人员常说的一句话。艺不惊人誓不休,付宗浩将这句话用到了极致。

  三峡永久船闸人字门号称“世界第一门”,其液压启闭机活塞杆设计精度比普通活塞杆的加工精度要高出两个等级,而且长度达到10米,对一般的企业来说都不敢签这个加工合同,对于付宗浩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立志做一流车工的付宗浩,将这作为他实现理想的一个好机遇。接到加工任务后,他几经探索,多次实验,在跟刀架上想到了办法,改变其结构,用深孔导向木取代跟刀架爪镶嵌在车床上使用,有效地保证了活塞杆的圆度。监理检测后,非常满意的对付宗浩竖起了大拇指。

  广西岩滩水利发电厂进水口改造项目所用的超大型液压启闭机油缸,以22米长、内控直径730毫米、总重量65吨成为当时国内第一大油缸,它的活塞杆也被称之为“中华第一杆”,长22米,重25吨,当时付宗浩的车床仅有15米长,活塞杆上床子后还悬出6米多,真叫人捏把汗。但他艺高人胆大,又心细如发,精心找正,分三段加工,仅用八天就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完成了长江三峡、葛洲坝、二滩、黄河大峡、小浪底、清江隔河岩、福建水口、沙溪口、河北桃岭口、浙江天荒坪等大型电站液压启闭机活塞杆加工460多支,实现技术革新30多项。

  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是付宗浩的特点。有一种螺杆长14米,外圆有9米长的锯齿螺纹M300×44,总吃刀深度达78毫米∕2毫米,精度要求非常高,最大直径公差为0.10毫米,螺纹轴向齿厚公差仅0.20毫米。厂家找了许多地方,都没有人接。经营人员向他寻问,“这个活能不能接?”当时他想,这肯定是一个曾经让很多厂家望而却步或者陷入困境的“巨无霸”,不然别人也不会舍近求远,跑道一个山沟企业来加工,征服它的决心也油然而生。他和技术人员一起,带领三个徒弟,不分白天黑夜,在工艺上、工装上想办法,找出路,一个多月努力,终于成功地攻克难关,达到了图纸验收要求。快速的进度、近乎完美的加工质量,让前来验收的用户赞不绝口,称赞他帮助解决了大困难。

  付宗浩积极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加工成本。他运用多年的加工经验,提出对机床进行设备改造,经改造之后,成为一台新的15米强力外圆珩磨机,同时探索砂带磨工艺实验,取得了成功,不仅大大提高了大型长杆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

  “师傅就像‘热水壶’和他接触心里热乎乎的”

  付宗浩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把更多的年轻人培养成骨干,才能提高公司的大车加工能力,跟上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在搞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他带徒传艺,言传身教,不计得失。几年来,先后带徒二十多人,其中多是分配来厂的大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根据学员的文化程度不同,他因材施教,但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首先让他们在思想上有收获,教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多年来,在他的言传身教和悉心指导下,一大批工作扎实、技术过硬的技术骨干脱颖而出,这些徒弟已渐渐成为公司技术、管理、生产上的骨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他的徒弟们说:“师傅就像‘热水壶’,和他接触总让人心里热乎乎的”。现在他还担任五分厂的分工会主席,他一方面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不仅为职工,还为他们的家庭排忧解难;另一方面从思想政治工作上给予帮助和关心。他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融化了职工的心,分厂凝聚力更强了,乐意奉献的人更多了。

  无私奉献的人生信仰,勤于钻研的敬业精神和精湛娴熟的车工加工技术,构成了描述付宗浩的关键词。三十二年来,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成为公司职工学习的一面旗帜。(陶祖清)

  付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