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前的坚守 ——记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三江航天集团险峰特级技师胡大明
2016-12-12 09:02:31
来源:秘书处
我的父亲曾是宜昌纸箱厂工人,后来纸箱厂被收购,他成了第一批下岗工人。这件事,使我深深感受到能够成为一名国企员工是非常幸运的,我非常珍惜现在的岗位。这是2016年12月新晋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三江航天集团险峰公司特技技师胡大明在与同事交谈话时吐露的心声。
结缘车工
1995年,胡大明从技校毕业分配到险峰厂,开始了自己的车工生涯。他非常幸运的成了高级技师胡一兵的徒弟。在干风洞试验产品时,老师傅们在车间架起了床板,干在车间、吃在车间,师傅更是三天三夜没休息,给了他强烈的震撼。他立誓向师傅学习,一定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车工。
装夹、找正、磨刀是车工的基本工,这些动作虽然简单,师傅一教就会,但学“精”却不易。为练好基本工,他不厌其烦的重复着这些动作,渐渐找到感觉,开始独当一面,承担相应加工任务。
干每一项活前,他都会认真消化图纸工艺,思考最优加工方法。常自学,也善于向他人学习。“胡大明老请我抽烟,原来是来偷艺的”,车工宁书胜如是说。通过学习,他的技术水平日渐提高,上班第六个年头,公司第七届青工技术比武,他一举获得车工组第一名。
崭露头角
随着技改,车间添置了不少数控设备。操作数控设备需要熟练掌握编程技术,否则寸步难行。编程需记住各种指令和代码,在加工过程中还要计算参考点,学起来比较难。面对困难,他给自己立了规:一个月内一定要掌握数控编程技术。他找来资料,学习、记忆程序代码,掌握编程方法,很快就能够上手操作设备,后来又掌握了更多类型的操作系统。
2006年,湖北省举办第二届“华中数控杯”数控技能大赛,他获得数控车第六名。2007年参加湖北省第一届技能状元大赛获第五名,2008年获湖北省华中数控大赛第四名,2012年获“航天技能大奖”,先后被评为公司和四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获“湖北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湖北省行业技术能手、院十佳青年、航天技术能手称号”。2016年被评聘为特级技师。
掌握绝活
在长期的实践磨练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加工特色和绝招。在高韧性材料加工、大直径薄壁回转体、深盲孔加工方面有了自己独到的方式方法。在刀具刃磨、工装夹具设计、新工艺应用上有了绝活。某机构整体车削是型号关键工序,该产品尺寸大、精度高、表观质量要求高,单件产品价值高达数十万元。在吊装、加工等过程中必须做到“零失误、零缺陷”。任务自然落到他头上,他详细制订了分步加工、多次测量、控制余量、一次成功的加工方法。每一个加工周期历时2.5天,经过自检、专检及总装前三坐标检测并采用在线检测方式,做到精准加工。近年,先后完成该产品整车加工近百件,无一件废品,被誉为公司车削加工上值得信赖的“关键先生”。他根据工作实例撰写的论文《某薄壁盘类零件数控车加工工艺分析》和《大型深盲孔在线检测与自适应加工技术》分获院三等奖和一等奖,编写的《XX部壳体机械加工工艺规范》成为集团公司工艺规范,申报的两项专利双刀刃车刀和可控制涨紧力的车床用液压涨紧芯轴获得国家专利局的授权。(宁东军 张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