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峰公司乘东风“云”上起舞
2016-05-17 15:07:06
来源:秘书处
5月14日,中国三江航天集团险峰公司为南京某研究所加工的900套某结构件和46套某盒体已全部完工,只待检验合格马上交付。与以往两批订单不同的是,这次交付不再通过物流,险峰公司将派人直接送货。因为该研究所已将险峰公司列为合格供方,双方要就后续合作进行深入洽谈。
2016年2月,该研究所通过航天“专有云”,了解到险峰公司在微波器件上有较强的加工能力,主动与险峰公司联系,并试探性的与险峰公司签订了2件共7500元的订单。险峰公司很快按规定结点完成订单。良好的产品质量与履约能力,让该研究所非常满意。3月,该研究所又将4种共24件结构复杂、加工困难的盒体订单交与险峰公司,该公司如期交付。随之,第三批订单下达。
类似的还有北京某研究所,通过“专有云”网先后与险峰公司签订3批共540多万元的合同。产品从几件、几十件到近千件,金额从几千、几万再到数百万,险峰公司通过“专有云”与素未谋面的客户签订了系列订单。这与该公司重视网络平台的建设是分不开的。自2015年7月集团公司“专有云”平台正式运行以来,该公司便按照上级要求,安排人员熟悉平台、了解业务流程、召开网络平台工作研讨会,确定能力发布项目,布置能力编写工作。与此同时,也不忘进行任务承接工作。该公司在 “专有云”上看到某研究所发布的“某组件结构件”生产招标信息,马上进行报价。经过几轮电话沟通,7月8日,371万、5000多套组件加工任务落户险峰公司。该项目也成为四院在“专有云”平台收获的首例订单。
首战告捷,让该公司尝到了的甜头。该公司加大“了对专有云”平台知识的宣贯力度,出台了 “专有云”应用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按月进行考核奖惩。该公司还加速推行各类制造能力发布及实验室证书申请,先后在“专有云”平台上录入60余种200余台套设备资源,发布了机加、电装、计量和试验等能力30多项,对接中标20项,承揽任务合同额840多万元。
随后,该公司积极推行设计、仿真等技术服务和整机、单机等分包业务上线,先后在专有云上发布元器件、原材料、工具、夹具、模具、仪器仪表采购、基础件加工等需求信息100多类、共7000多万元。采购的公开化和交易透明化,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杜绝了腐败,一大批价格更低、质量更优的供应商进入该公司供方目录。
2015年10月,险峰公司结合自身应用的实际,经过深入思考,撰写了《集团公司三级单位关于参与协同共享制造平台的探索和思考》,作为特刊在《四院内参》上发表,并作为四院“唯一”一家参加了集团公司云制造管理创新成果汇报。11月,险峰公司对“专有云”网的应用提出的三点建议很快在2015年第10期《航天科工通讯》上刊发。
与此同时,该公司对“航天云网”的建设也毫不懈怠。该公司生产的激光打标机、LNG加注机、大容量数字微波通讯设备等产品先后从线下走到了线上。该公司还充分挖掘自身技术优势,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并积极申报航天云网“众创空间”项目。2016年2月,该公司将“集成数字微波与4G移动通信的智慧水利监测传输系统” 项目填报至“航天云网”,并顺利通过淘汰率高达50%的初审,进入种子池。3月下旬,又顺利通过集团公司专家团队的复审,成为四院首家 “云众创”种子项目,进入种子池培育,并获得集团公司8万元的种子培育基金。
“云网”和“专有云”已逐渐成长为该公司践行“三创新”的重要载体、能力资源展示的重要平台、市场拓展的重要渠道。新型的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改变着该公司干部职工的观念,云网已逐渐融入该公司的‘血脉’,成为其科研生产的有力支撑。(张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