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质团队 提升实现率
2009-08-27 17:52:06
来源:湖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七月份,中南装备公司五分厂计划实现率再次达到100%,保持了连续六个月计划实现率100%的记录,不仅按合同要求完成液压启闭机的生产,而且还提前进行了后续合同的加工。中南装备公司在液压启闭机市场由拖延交货变成了提前交货,受到用户的称赞,这个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原来,五分厂从解放思想入手,找准了制约分厂发展、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问题。
通过广泛调查,五分厂分析了自身存在的四个问题:一是正气不足,部分员工有活都不干;二是生产准备滞后,想干没法干;三是员工情绪低落,收入低、工时少等不满情绪多;四是普遍反应辅助岗位人员多。找到结症后,他们在分厂大力倡导团队意识,强调一项任务不是一个人或者领导完成的,而是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对部分员工有活不干,经说服教育不改的,及时采取行政手段加以解决;对想干没法干的,狠抓生产准备,从图纸资料准备到原材料的到位,落实到人;对收入低、工时少的进行积极引导,只有多干才能多得;对辅助岗位开展了竞聘上岗,由原来38人调整为30人。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完成各项任务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7月7日召开的动员会上,五分厂要求员工行动要与公司决策保持一致,一切为了保增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打开思路的同时要保持高效的团队协作,并重点提高管理人员及班组长的团队意识。
随后,五分厂强化了责任制,明确了各岗位人员的岗位职责,把各岗位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直接与绩效考核挂钩。根据客观实际,找出分厂工作的难点,如生产准备,节点控制、质量提高、人力资源调配等。在人员管理上,注重整体效率的发挥,强调执行力。对管理人员,按产品实行项目负责制,从产品投入到产出全过程管理,对产品履约负责,每月分厂领导与各计调管理人员签定责任书,其个人收入与计划实现率挂钩,有效地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分厂任务的完成提供了组织保证。分厂领导、管理人员分工后责任相当明确,抓住重点及难点,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任务。另外,为培养新员工,打破有些人“老大自居”,动不动给分厂出难题的现象,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种进行了作业长负责指导制,让作业长负责本生产线任务安排及质量控制,负责员工技能的提高,让青工有了很多锻炼机会,实际动手能力大大提升。生产管理形成了计调、作业长、班组长点线面相结合、各岗位多人会操作能互换的新格局,做到了生产进度有人管,质量、技术难题有人解决,生产线窄口变成宽口。
第三是充分肯定员工的成绩,树信心,鼓士气,倡导员工多创新。他们利用劳动竞赛制作擂台赛看板,对工人加工产品的周期及质量状态及时进行看板公示,作为绩效收入分配的依据,各个机台人员的完成情况每天都有通报,每一位员工都能知道各个产品的完成情况,知道谁慢谁快,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收得了较好的效果。分厂针对重点难点产品专门成立各个项目组,如“缸筒焊接项目组”、“缸体深孔珩磨项目组”等,在技术上,对现场作业长压担子每月布置技术创新任务,对产品的进度、技术问题、质量状况以及安全生产进行现场跟踪与检查。
这些措施,经过持续的努力,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效果。特别是在Y136产品的生产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该产品是为四川银盘电站生产的,共有20套,每套产品重35.6吨,缸径680mm,油缸总长17.5m,属大型液压启闭机产品,要求分批交货,其中8月份要求发运四套。为确保发货节点要求,五分厂加强生产管理,对重点工序、窄口工序制定了详细的滚动日作业计划,除了人员加班加点,设备也安排打穿插。活塞杆外圆加工车床,除了要加工4根Y136的活塞杆,还需完成岩滩液压启闭机改造工程中的一根超长活塞杆,长达19米,这样一根活塞杆正常的加工周期就是半个月,如何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除了要求操作人员分班保证设备24小时运转外,分厂技师付忠浩积极想办法,与工艺人员一起优化加工工艺,利用现有的强力外圆磨设备,珩磨外圆取代原来的宽刀工序,不仅满足产品的加工精度要求,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加工周期,解决了Y136启闭机和岩滩启闭机活塞杆加工的设备冲突问题。七月底,岩滩启闭机活塞杆加工完成,四支Y136启闭机也已装配完成,通过了试压试验。保证履约,已成为五分厂员工的行为习惯。(杨波)